她曾是一名护理专业从业者,十年春秋累积经验,身穿白衣奔走于病患之间;她是一名老师,光阴荏苒,一届届学生都是她的累累硕果;她是一名写作爱好者,用最真挚的笔触记录下与学生的点点滴滴,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的痕迹;坚守三尺讲台,与学生亦师亦友———她就是护理与健康学院人文教研室的刘春霞老师。
对刘春霞老师的采访,是在一个暖意浓浓的午后。在满地落叶的小径上,我们见到了这位优雅和蔼的老师。她用亲切而富有磁性的声音,娓娓道出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与师生感情。
讲台情难舍 责任如泰山
我想先引入刘老师的一篇散文片段,那是她早年上课的一小段感人经历:
记得一次我被安排上新学期第一堂课,整理资料,提前备课,上课的前一天夜里,没想到上幼儿园的儿子发起烧来。爸爸出差了,调课来不及了。一想到几十双期盼的眼神可能对着空空的讲台……那可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,我怎么能让同学们失望呢?
几乎是边走边擦泪,我只好把发烧的儿子反锁在家里,8点整准时走上讲台。
新学期的第一节课,同学们个个精神焕发,不知道那几十双热情明亮的眼睛是否注意到了老师在用力克制感情,清理有些哽咽的嗓子。我在备课的时候,就对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我列举了很多知识性的趣闻,穿越古今中外,从诸葛亮的咳血,到希特勒的胃病,有时候打败豪杰的不是千军万马,而是自己所患的疾病。同学们都全神贯注,不时发出阵阵笑声。
正感到欣慰之际时,忽然楼下传来一个孩子叫“妈妈”的声音,这让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生病的儿子,泪水想要漫出眼眶,声音也微微发颤。我只好迅速转过身,抖着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,迅速调整情绪,从容地继续讲课。
下课后,我跑步回家,心里的急切战胜了困乏和嗓子干哑,儿子的第一句话就是“还有没有很多学生等着你,妈妈?”我摸着儿子的小脸,说不上是感激还是伤心的眼泪一点点落下。
但就是这样一节充满眼泪和欢笑的课,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,让我不断回味当老师的滋味。
——《当老师的滋味》
《当老师的滋味》是刘春霞老师写的一篇短文,记录了她教学生涯中难忘的一件小事。当时刘春霞老师所工作的医院是有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,所以就利用上班之余上课,往往是倒班的间隙。“我就会悄悄与来接班的同事商量,能不能比平时提前十分钟接班啊,留出我‘奋不顾身’往讲台上冲的时间。”刘春霞老师回忆,“多亏当时医院院区和学校离得超级近。很奇怪,夜班上得疲惫不堪的我,夹着书本一站上讲台看到一张张青春好奇的面庞就非常振奋,仿佛导演喊一声‘开始’,我就立马进入状态。”
因为有在报刊发表文章的经历,所以在校报编辑缺位的时候,刘春霞老师告别临床护理的岗位,加入到校报编辑的队伍。河南大学九十年校庆前夕,又被调到当时很“新潮”的网站做了编辑。“当时我跟学生半开玩笑地称‘老师’,天天追着学生问问题。网页设计的色彩搭配,后台的代码,安全漏洞,对于当时连复制粘贴、共享文档,什么都不懂的我来说,我的学生们才是耐心平和的好老师。”在网站工作的那段日子里,她遇到了许多可爱可亲的学生,作为一名老师,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学生带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。
纵笔写来路 书海寄真情
刘春霞老师如今是护理与健康学院医学人文课的教师。在她眼中,成为一名护士意味着“扶住那些就要倒下去的人”。能够引导学生很好地实现与患者共情,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,认真诠释好医学人文课,有赖于老师的临床经验和人文素养的积累。
刚参加工作那些年,在充实、辛苦和温暖的工作之余,刘春霞老师也爱阅读一些书籍,部分专业书和一些人文书籍,同时她也自修了中文专业的本科课程。
“记得八十年代有一部堪称万人空巷的电视剧热播,休息日晚上的我一个人悄悄坐在值班室看书。一个患者家属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围着我转了两圈,看到我在读大部头的《鲁迅全集》,更加吃惊。要知道那时候是不分年龄段全民追剧,小伙伴们都去有电视机的老师家追剧了。我要完成自己的课程学习,不但古代文学史中葛洪《抱朴子》要记,鲁郭茅巴老曹也要看,人年轻记忆力好,也感兴趣,所以觉得一个人静静地读书,很享受。”
早年的努力为她此后的工作和教学做好了积累,当有老师建议她写一篇师德征文时,刘老师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答应了。因为记述的是真实的情感和工作生活的点滴,《我走过你们绽放的季节》这篇征文的诞生,从大脑到指尖,一点也没有费神卡壳,一气呵成,自然流畅。
刘老师说,她每天都会在教室、在校园或者是在网络中与她那帮可爱的孩子们相遇。有毕业20年的学生,公司开得红红火火或是已经成了某工作岗位的骨干,与老师讨论自己青春叛逆的孩子时却小心翼翼;有毕业10年的学生,开心地看着他们在大城市立足,在朋友圈晒家庭、晒娃、晒工作;有读着研究生或刚毕业的学生,他们在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征集志愿者、收集数据或者晒晒美食;还有正走在大学校园里的那帮孩子,更加朝气、率真,充满一切可能。
因为与同学们是“真爱”,所以她捡拾和梳理与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时,就好像打开了自己的珠宝盒。“如果有无人机摄像拍出我沉醉其中的微表情,那一定是眉心舒展,嘴角上扬。”刘春霞老师补充道,“开玩笑地说:我修炼到了对很多事情都波澜不惊的境界,没有想到要拿奖,获奖纯属偶然和大家的厚爱。”
教学相长乐 良师似益友
在刘春霞老师的课堂上,大家最熟悉的是她永远欣赏的目光和善意的笑容。她讲课深入浅出,往往能从一个例子唤起一段引人入胜的医患故事,或是发人深省,或是感人肺腑。每节课下来都让人觉得受益良多,体会到人性的温暖和医学人文的魅力。
同时,她还是学生们身边的常驻树洞,安然倾听着每一位来访者的悲喜诉说。在《我走过你们绽放的季节》中,刘老师简单提起了三位学生与她交流的故事,回忆起他们时,刘老师如数家珍,滔滔不绝。
刘老师一贯坚持对待在校生的三条希望,“第一,你一定要是安全的,这是底线;第二,你要是开心的,尽管不可能所有人都永远开心,但如果遇到问题,一定懂得求助于自己信任的人。你的老师、同学、家人都站在你身后,乐意帮助你;第三,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,比如该上课的时候该休息的时候……,反过来说,做该做的事情,就是最安全的。”刘老师说,“这三条希望也是我对自己儿子的要求,每一位学生在我的眼中都是自己的孩子。”
“如今的我们都生活在现实和互联网两个世界里,大多数人不带手机就会很焦虑,所以我上课时爱与同学们开玩笑说手机是我们的‘外挂器官’,仿佛一会儿不看一下,就错过了自己出席重大有意义活动的机会。曾与一位从业媒体的朋友讨论过这一问题,我们一致认为,如今的世界‘专注力’才是稀缺资源。记得我在一次与学生一起的学习分享中,我提炼的一个小标题是‘互联网是为我所用的工具’,今天仍然是,千万不能让这个工具倒过来支配我们。”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更加自律,更加努力,做更好的自己,“信息的爆炸和干扰考验着同学们的定力,大学时代很美好,也过得特别快,如果没有目标感,没有时间管理和对网络世界的信息分辨能力和对诱惑的抗拒,到未来,蓦然回首,我们可能会留下很多遗憾。”
如果提到教书育人,对于刘老师来说,便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不论成绩拔尖与否,刘老师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都是光明的,前途和际遇都将是无法估量的。
作者简介:李文苑,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2021级学生。